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蒙哥利马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蒙哥利马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谁穿上谦卑这件衣裳,谁就是最美最俊的人。
——蒙哥马利
诚信
创作一部好作品的秘诀是:应该知道何时搁笔。
——蒙哥马利
司令官与他的部队之间的相互信任是无价之宝。
——蒙哥马利
信任
没有任何计划在同敌人交手之后能够保持不变。
——蒙哥马利
优秀的高级指挥官一经选定,一定要加以信赖,并给以最大限度的支持。
——蒙哥马利
伯纳德·蒙哥马利(Bernard Montgomery)是英国著名的军事将领,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指挥英军在北非战场上取得了重大胜利,被誉为“沙漠之狐”。
在北非战场上,他采取了多种创新的战术手段,如使用坦克、空中支援等,成功地击败了德军的进攻。此外,他还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战术思想和战略理念,对现代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是近代西方杰出的军事家之一。
作为英国陆军大元帅,蒙哥马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亮眼,是当时联军灵魂人物,以博大胸怀和高超指挥才能带领联军赢得欧洲战场的巨大胜利。
1942年初的北非战场,英军败得一塌糊涂。蒙哥马利的“死对头”奥金莱克,被隆美尔打得狼狈不堪,不仅狂退500公里,而且还丢失了北非军事重镇——托卜鲁克城。一下子威胁到英国“陆上生命交通线”的安全,丘吉尔又考虑换将了。
这次,布鲁克极力推荐蒙哥马利,在他看来,一方面,在最近10万人参加的军事演习中,他的进攻战术效果显著;另一方面,作为部队训练的行家,不断撤退的英军,需要他这样的人去整顿。当然,从老朋友的角度讲,应该给他表现的机会。
但丘吉尔似乎对蒙哥马利并不放心,决定任命亚历山大担任中东司令部总司令;让沉稳、老练的戈特,担任第8集团军司令;而蒙哥马利接任第1集团军司令,负责盟军登陆北非的“火炬行动”。当然,布鲁克对首相的任命也不好再说什么。
也许是“老天爷”的安排,就该蒙哥马利到北非。就在他前往伦敦赴命的途中,突然接到陆军部的命令,原任命取消,改去埃及指挥第8集团军。原来,戈特乘坐的运输机遭德机拦截,机毁人亡。这是紧急情况下,丘吉尔等人的权宜之计。
尽管情况突然,但蒙哥马利十分高兴。一是,非洲广袤的土地上,适合自己的大规模进攻理论的实践,以攻对攻,大有作为;二是按照“先欧后亚”战略,北非战场是盟军最关注的战场,一旦取得胜利,将对自己的军事生涯产生重大影响。
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,能和亚历山大继续合作。两人从敦刻尔克撤退开始,就一同作战,并且在治军、新武器条件下的战术变革,有着极为相同的观点。不过,作为蒙哥马利曾经的学生,这次再次成为他的上级,多少让他内心感到酸溜溜的。
不管怎么说,能再次上战场还是让蒙哥马利十分兴奋。他简单收拾了行装,将唯一的儿子寄养在朋友家,并以防万一地留下了遗嘱后前往非洲。丘吉尔等人尽管对这项任命仍有顾虑,但当时英军中能堪当大任的将领,似乎也只有蒙哥马利了。
初到北非的蒙哥马利,否定奥金莱克的一切命令。
1942年8月,蒙哥马利穿着一套沙漠军服,向“死对头”奥金莱克报到。因败仗而懊丧不已的奥金莱克,强打精神接见了他,并以现任的口吻介绍了自己的作战计划。按照这个计划,第8集团军将继续撤退,蒙哥马利对此不以为然。
但让蒙哥马利和亚历山大着急的是,奥金莱克迟迟不移交指挥权。没有办法,蒙哥马利只好私下找到自己曾经的学生、现任第8集团军副参谋长哈定少将,让其将分散各地的力量集中起来,组建一个装甲军,作为集团军的预备队以防不测。
更让蒙哥马利“皱眉头”的是,第8集团军司令部一片狼藉,士兵与军官们三五成群地在露天吃饭,苍蝇成群乱飞,连餐厅帐篷都没有支起,分明是随时准备撤退的节奏。蒙哥马利忍无可忍,决定不顾奥金莱克的颜面,他必须有所行动。
首先,召集全体参谋人员开会。在会议上将奥金莱克制定的撤退命令全部取消,部队原地设防,与“非洲军团”决一死战,“不能在这里生存,就在这里死去”。并将司令部迁往海边,不仅空气清新而卫生,而且还能与空军司令部的人并肩工作。
其次,授权整个司令部的管理、协调工作,全部交由集团军参谋长负责,其发布的任何命令,部队都应立刻贯彻执行。而他另组建一个小型指挥部,只负责打仗。一番安排后,他的乐观情绪和战斗精神很快传遍全军,这对稳定军心至关重要。
更紧要的是,对中、高级军官进行遴选。不到一个月,他从国内抽调或采取晋升的方式,补充了一大批少壮军官,甚至连军长都换了3个,就连一向支持他的亚历山大也看不下去了,劝其稍微顾忌一下影响,不要太张扬,蒙哥马利这才罢手。
根据情报显示,德军的战略意图是在高加索地区,以及在北非进攻开罗,最终会师印度洋。也就是说,隆美尔不可能撤退,一定会进攻,无论时间早晚。蒙哥马利决定做好充分准备,固守阿拉曼一线,以逸待劳,待拼耗差不多时,再全线反击。
或许是阿拉曼战役意义重大,或许是对蒙哥马利不放心,丘吉尔亲自来到前线了解情况,对他的方案表示赞同。尽管蒙哥马利并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人选,但事后证明,合适的不一定是对的,只要用对人就是好的。蒙哥马利的运气确实不错。
大家认为呢?欢迎留言一起讨论。
参考文献:《第二次世界大战》、《蒙哥马利传》
欢迎搜索关注“白杨树下谈历史”//学习历史,传播文化正能量//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!
蒙哥马利将军是在某种程度上像政客超过将领,很多人以苏德的将领来衡量他的表现,认为他过于谨慎,指挥上一味求稳。当然,如果考虑到他指挥的是英联邦军队,并非单纯的英军,这其实也可以算优点。
现在不少人眼里,英国可能就是指大不列颠岛上那个小小的国家,但是在二战时,英国从广义上说却是包括了英国本土、英联邦国家、英国殖民地在内的一个庞大的政治实体。
在二战期间,英联邦国家里的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和南非派出了大量的部队参战。比如像澳大利亚,在战争爆发以后就派出了4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赶赴欧洲参战,新西兰也派出了3个旅。
到1941年,在英国本土的180万陆军中,英军有27个步兵师和9个装甲师,而英联邦国家、印度军、自由法国和波兰的部队,也多达21个师。这些英联邦国家的军队对于英国来说非常重要,但是使用时也必须要注意政治上的影响。
毕竟在这些英联邦国家里,也有一些人认为战争只是属于英国人的,和自己无关,对于本国派兵去参加战争并不支持。特别是南非,经历了布尔战争的南非颇有一些人相信这是脱离英国的大好时机,只是南非总理史末资意识到德国并不长久,因此坚决站在英国一边。
所以如果英联邦军队损失太大的话,那么在政治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,任何一个英国将领在使用部队时,必须协调好战争需要和不同部队伤亡这个关系。这是美苏德三军将领们根本不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在这种情况下,蒙哥马利自然要尽量求稳,考虑到他还是能比较好的完成任务,应该还是比较出色的。不过也仅仅是比较出色而已,蒙哥马利指挥的战役,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,缺乏亮点。
总的来说,蒙哥马利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很少会犯错,能堆死敌人,不过要是不占优势的话,他也能慢慢的稳步后撤,不至于大崩溃,比如敦刻尔克。在西线,除了背锅的花园行动,他是少数参加撤离战、过阵地战、机动战、防守战、攻坚战、登陆战等各种类型战斗而基本不败的。
所以蒙哥马利挺适合当时的盟军和英军,毕竟美国人也更希望稳稳的取得胜利,别出什么幺蛾子。蒙哥马利放东线绝对会被免职,可是东线那批名将放在西线,估计也是被上面骂娘。
蒙哥马利有英国人的傲慢和睿智,不得不与隆美尔相提并论一下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日不落帝国似乎已经日暮西山,在诺曼底登陆中,海面上大部分舰艇都是美军的,已经不见皇家海军曾经的辉煌;在陆地上,似乎也一样,敦刻尔克英国陆军被德军赶下海,差一点就全军覆没;第厄普登陆英国与加拿大士兵被德军打的落花流水;空降作战“市场花园”行动,英军在优势情况下却还是被德军吊打。同样是在“市场花园”行动中,美军部队就抗住了德军的反击,英军就明显不如,而英军的指挥官正是蒙哥马利,虽然空降的不确定性很多,但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他的指挥能力。毫无疑问,大英帝国已经沦落了,海军实在推不出一个精神领袖和将领,陆军再不推出一个来,让大英帝国的颜面何存?!所以就把曾经在北非打败过隆美尔的蒙哥马利推了出来。
说起来蒙哥马利打败了隆美尔,那时在方方面面都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取得的,这种仗再要输了的话,那蒙哥马利真的可以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。
蒙哥马利打的败仗比隆美尔多得多,而且不少都是在实力对比占优势的情况下打败了,而隆美尔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以少胜多的例子多。阿拉曼战役隆美尔很难再取胜,开战前英国援兵到了。原计划调去印度的第8装甲师(350辆坦克)和第44步兵师来到埃及,第51高地师也到达埃及;第10装甲师又从巴勒斯坦调来,英军一下子多了4个师的力量。英国还往埃及调去了3个中队的喷火式战斗机和2个中队的重型轰炸机。美国呢又用快轮运来了300辆谢尔曼坦克和100辆牧师105毫米自行火炮,等于给第7装甲师彻底换装,美国还给了埃及英军84架B-24轰炸机!就算是隆美尔以少胜多的本事再大,也翻不了天啊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蒙哥利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蒙哥利马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切尔西纽卡斯尔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历届足协杯冠军一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2020lol总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德拉岑彼得洛维奇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足协杯国安vs富...